看到一位年轻的朋友提问,他说自己在小城市长大,大学毕业后成为北漂一族,没有北京户口,工资也不高,爸妈辛苦打拼一辈子,为他凑了100多万元。这笔钱在北京只够一套位于六环的二手房的首付,在老家倒是可以买一套新房,问题是自己和女朋友常年不在老家住。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又困惑又不甘心。能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,大多是有一些积蓄、但积蓄不多的人。这位年轻网友的案例代表了不少80后、90后的现状。那些完全没有能力购房的人,无论是一张床还是一套房都买不起,不在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之内,没有选择,就没那么痛苦。我们来看一下国际经验:当人均GDP处于4000-8000美元的时候,房价每年一般都会上涨5%~10%。
目前国内大多数二线城市的人均GDP都处在这个阶段,因此总体来看,房价还有上涨空间。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之后,房价上涨会趋缓,甚至停下来,这是目前一线城市楼市的现状。正是因为这个情况,在一线城市买房应该越来越慎重。考虑到房价已经不低,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经常面临通过调控平抑房价的局面,非自住、纯投资的买房者需要格外慎重。但要明确一点,好东西因为价格很高,涨价难,降价也难。虽然在大城市只能买一个放下单人床的开间或蜗居,但这笔投资背后的价值也高。越是在大城市,越有源源不断的刚进人社会的年轻人来接你一张床的盘。
再来谈谈在小城市买豪宅。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住宅都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,三四五线城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,也会将房地产视为经济加速的助推力。这些城市的人均GDP远远不足8000美元,其房价有很大的上涨空间。目前,中国三四五线城市的住房新增供应量越来越多,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关心这部分市场,纷纷进人,不仅带来了投资热度、选择可能,也带来了更高端的产品线和更宜居的住宅类型。这对当地居民而言是一件好事。如果你能在这些城市买到品质较好、地处核心区域、交通便捷、配套齐全的住宅,未来升值是有保障的。选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没那么容易决定,买房者必须关注未来房价的变化走势才能有效地做决策。影响房价的因素,除了GDP,还有很多。一个城市新房销量和二手房销量的比例,又叫新房二手房成交比,是评判房价会不会大涨的标准。
举个例子,当下北京楼市成交2套房,其中1套是新房,另1套是二手房,新房二手房成交比就是1:1,即楼市达到了饱和状态。在纽约,新房二手房成交比大概是1:4,意思是纽约每卖出5套房,其中4套都是二手房,二手房成交量远超新房。这个时候,新房的价格想涨上去就比较困难。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绝对值在减少,那么这个地方的房价就缺乏人口的支撑。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每年都呈现净增长态势,那么这个地方的楼市就有希望。房价预期、城市规划和其他偶然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的房价。在一个新的政策出台以后,人才往往会集中跑到某个城市,使这个城市生活、工作的空间距离发生变化。大家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,便会形成集聚效应,而房价预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。房价预期的改变将影响一个地区的供求关系,从而影响到住宅价格。如果你有一笔钱,准备买一套房,把目标锁定在小城市,而影响小城市房价的又都是利好因素,那这就是一笔划算的买卖。但是,这笔买卖比在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买房更划算的前提是,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基本已经封顶。在一线城市房价封顶时人市,还不如在一线城市租房,把手中的钱投向二三线城市、买一套你可以长期拥有,面积不小且注定会升值的房子。如果你更激进,也可以在四线城市的核心位置投资,那里的房价可能还不到10000元/平方米。如果你有100万元,甚至可以使用住房抵押贷款加杠杆买到两三套房产。你还可以做资产组合配置,买一套住宅再买一套商住房,这种操作在未来带来的增值机会比单纯投资住宅更多,风险却更低。
当你把买房当成投资行为时,会衍生出无数种选择、无数种可能,买房变成一种有趣的事情,而你不用再纠结是在大城市蜗居于一张床,还是在小城市豪置一套房。单纯从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,一切都会变得简单,因为这撇开了很多其他相关的问题,比如要不要结婚、要不要孝敬父母等。投资回答的是经济学问题,不是哲学问题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房地产,任何选择都是一笔账,只要是账,就有收益公式,利益都可以被精确地计算出来。但从哲学角度来看,选一张床还是选一套房就是一道难题了。哲学理论中的辩证法说,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,所以哲学家讲不清楚选择这件事,而经济学家可以讲清楚。考虑太多会让你无从选择。如果你在做房地产投资的决定时,能建立起经济学思维,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我在《奇葩大会》上为马东、蔡康永、高晓松他们讲述了我把“风马牛一号”卫星送上太空的事情,就是想说明一点——打破边界,利用全新的商业视角和方法论寻求人生的解法,你会发现更多选择和可能。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变化,给这个问题又提供了一个答案:除了大城市和小城市这两个选择之外,新一线城市的崛起,让大家有了折中的选择机会——在中型城市买一套房,可不可以?这就是第三种路径。
无论是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,还是在五六线小县城里希望再进一步的人,他们的就业和置业选择都可以与这些新一线城市衍生出全新的关系。2019年,人榜新一线城市的有15个,分别是成都、杭州、重庆、武汉、西安、苏州、天津、南京、长沙、郑州、东莞、青岛、沈阳、宁波、昆明。宽松的生活条件、良好的就业环境、不错的工作机会和收人,以及户籍倾斜、税收减免、医疗福利等政策,正让这些城市越来越受到关注。在这些城市生活、落户、买房,你买得起一套安身立命的房,也放得下一张滋养梦想的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