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内人士表示,“过冬”、“回归”或是一段时期内房地产行业关键词。他们认为,虽然决策层日前轮番释放信贷微调信号,但随着房地产税等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加速落地,房地产市场观望程度将进一步加深,楼市供需结构或将迎来一定程度的调整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,对于四季度房价,12.7%居民预期“下降”,较二季度10.0%的预期比例,上升2.7个百分点。与之相对应的是,居民在消费、储蓄投资意愿方面,倾向于“更多储蓄”的居民占50.8%,比第二季度增加1.4个百分点,连续2个季度提升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表示,房地产行业经过10余年的迅猛发展后,现阶段行业销售规模基本见顶,市场供需转向结构性矛盾,核心一二线城市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依旧突出,多数三四线城市则出现了供应过剩的问题。联系到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减速换挡,叠加人口老龄化问题,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明显受限,长期来看行业销售规模或将逐渐步入下降通道。正是因为上述原因,部分房企为了避免后期因房价调整,购房者心理发生变化,也自发喊话购房者,买房有风险盈亏需自负。
此前深圳热门红盘——深业中城公告称,商品房买卖作为一种市场行为,其不可避免会因市场波动或政策变动而产生市场风险。购房者应当全面考虑购房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(比如房价的升跌),由于房价的升跌而造成的盈亏均由买受人自行承担。日光盘宝安玺玥华府表示,请购房人签订认购书、补充协议、买卖合同等资料前,全面考虑购买项目房地产可能存在和产生的风险(比如房价的涨与跌),请慎重考虑后,再进行交易。同时,受预期和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多个房企资金链面临长时间的修整。这也让穆迪调整了部分房企的评级,包括佳源集团、中南建设、广州富力、阳光城、绿地控股、中国奥园、佳兆业、金轮天地等。
具体来看,穆迪下调新力控股企业家族评级至“Ca”,展望负面;将阳光城公司家族评级由“B1”下调至“B2”;广州富力下调至B3,富力香港下调至Caa1级,前景消极。标普下调中南建设长期发行人评级至“B”级,惠誉将花样年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由“CCC-”下调至“RD”(限制性违约)。虽然房企出现违约等问题只是个别现象,房企负债风险总体可控,但也不得不让其他房企更加警钟长鸣,保资金链安全。的确,受“三条红线”、“两集中”等降杠杆政策影响,房企开启了艰难的降杠杆之路。统计局数据显示,房企到位资金增速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,1-9月国内贷款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8.4%。
郁亮表示,去金融化、降杠杆才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常态。只不过在此前长期利用高杠杆扩张的背景下,房地产行业的这个转变自然伴随着阵痛,行业短期受到冲击,但从长期来看,坚持做好产品、好服务的房地产企业仍然有机会。“试点对房地产销售影响有限。”中信建投地产首席分析师竺劲表示,房地产税作为税制改革和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,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推出,更具有信号意义。他认为,以房地产税作为特征之一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,将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,资源向优质企业进一步集聚。
对于市场影响,竺劲表示,此前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,我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有90%以上都是首套房贷款,市场具备明显的刚需特征。因此,他认为,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实施对投机性购房存在明显影响,但过去几年的调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机性购房的比重,整体来看对销售影响有限。杨科伟认为,此前市场需求及购买力明显透支的三四线城市或面临下调压力。“旅居置业需求或将明显滑坡,尤其是那些生态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,市场或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,成交量价或将持续走低。”